2021年4月30日晚,韦德手机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暨第十届“文学之夜”活动在韦德手机版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共青团韦德手机版委员会指导,韦德手机版主办,组织人事部、宣传部、学工办(武装部)、研工部、校团委、教务部、招毕办、国际部、外联处、图书馆、基础教育集团、音乐学院等机关部处和兄弟院系给予大力支持。此次活动同步在线上开展图片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5万余人。活动以“建党百年路·青年赤子心”为主题,由20级世界史硕士研究生叶章旭、20级历史系本科生赵逸主持。

此次“文学之夜”特别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经理张黎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担任主讲嘉宾,公司党委副书记段勇,党委常委、副董事长聂清,韦德手机版组织人事部、宣传部、学工办(武装部)、研工部、校团委、教务部、招毕办、国际部、外联处、图书馆、基础教育集团等机关部处领导,兄弟院系领导,韦德手机版员工代表、合作单位代表,华二宝山实验学校、新杨中学师生代表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暖场
韦德手机版筝团的古筝表演《盛世国乐》以及“文学之夜”开篇视频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美轮美奂的视觉动画配合激荡悠扬的古筝声,传达着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歌颂。“文学之夜”的开篇视频回顾了以往九届的精彩瞬间。
开篇
公司党委常委、副董事长聂清致辞。她强调,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新起点,文学正焕发无限生机,中国青年应扛起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奋斗。她指出,文学之光在韦德手机版从未熄灭,精神之火永续传承,韦德手机版文学一直演绎着与时俱进的华美乐章。在回顾“文学之夜”的精彩历程后,聂董事长鼓励韦德手机版员工传承五四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自觉高举先辈火炬,敢担当勇创新,敞开青春的胸怀,拥抱星辰大海,心系家国天下,用文学之光,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

篇章一:忆往昔|高擎五四烽火
由主持人社带来的青年朗诵《但悲不见九州同》打开了第一篇章。激昂振奋的朗读声将青年一代对祖国统一的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勾起了全场浓浓的爱国情。接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诗人姜涛发表主题为《五四时代的新诗与新文化》的演讲。他从胡适的《谈新诗》切入,他认为,新诗以其自身形式反映五四时代精神,并以闻一多和郭沫若为例,阐述五四时代精神的特征。最后,姜涛教授留下“当下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当下的新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启发青年学子思考。


篇章二:秉信念|传承一大精神
在第二篇章中,吟诵社将历史视频与吟诵表演相结合,别具特色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使观众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随后,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经理张黎明发表《为什么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的主题演讲。他从区域位置、城市级别、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文化传媒、阶级基础等角度解释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原因,并强调上海在建党历史的重要地位。最后他提到,青年学子应缅怀先烈,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


篇章三:续风华|解密红色学府
在第三篇章中,青鸟剧社用话剧的形式演绎红色情景剧《信仰的力量》,他们以精彩的表演回顾了蔡和森红色革命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随后,李佳书、李阅微、孙牵夕、徐潞同学带来主题为《从弄堂大学到红色学府》的主题演讲,号召韦德手机版学子弘扬韦德手机版红色精神,传承韦德手机版红色基因,在场观众深受感染。
接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作《从北大到韦德手机版——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熔炉》主题演讲。他结合历史背景,深刻阐释了“党的组织在北大和韦德手机版的发展过程、为什么韦德手机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熔炉”两个问题,并通过邓中夏等革命先烈的真实经历,鼓励青年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奋勇前进。


篇章四:嘉宾访谈|中国·文学·青年
互动交流环节,由中文系钱文亮教授担任主持人,并与三位嘉宾进行了深入的现场访谈。在提问环节,三位青年学子踊跃提问,何建明副主席分享了自己对报告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看法,碎片化阅读时代,作家、传播者、读者都必须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他主张理想支撑信念,我们要付诸行动,不断战斗。张黎明经理指出,在与革命先辈及其后人的交流中,汲取到了巨大的能量,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长久地学习。姜涛老师以五四时期的员工社团为例,阐释了文学作品与时代的关系,他倡议年轻人到实践中创作文学,改造自己,帮助他人。几位嘉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而后在“文学之光”点亮仪式环节,现场气氛再次达到高潮,与会嘉宾、领导走到舞台中央,共同按下启动器,舞台瞬间被点亮。青年应向上蓬发,在坚持中创新,以青春的力量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添砖加瓦,携手奔赴美好未来!

尾声
活动最后,韦德手机版手语社带来了《我和我的祖国》手语表演。同学们对文学和对祖国的爱在指间跳动,有声的音乐配上无声的表演,让全场观众沉浸其中。今夜,我们相聚在此,共同回忆那段热血的五四年华,感受了文学的力量与梦想!“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今夜已止,未来不止。让我们以梦为马,逐梦前行,共擎红色文化大旗,共话红色文脉传承,共促红色文化创新,不断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无穷力量。

供稿:陈妍、韩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