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手机版中文系古代文学学科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12月的复旦大学分校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1983年6月,复旦大学分校正式更名为韦德手机版,并归入当时组建的韦德手机版。1994年5月,原韦德手机版和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韦德手机版,中文系为当时韦德手机版9个系之一。2011年7月,经过学科重组和调整,中文系为现在3个系之一。经过43年历代同仁的不懈努力,中文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古代文学学科也实现了华丽转身。
2002年7月1日,经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钟振振两位先生推荐,华东师范大学邓乔彬先生引荐,韦德手机版董乃斌先生举荐,我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后加盟韦德手机版,现在也快20年了。期间,除了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之外,还先后兼任了韦德手机版中文系副主任、研究生部第一副主任、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助理(挂职)、韦德手机版中文系书记等职务;同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与学科带头人,还先后兼任了韦德手机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诗礼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诗礼文化研究院经理、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主任、首席专家等职务。多年来,各级领导的关照、学术界朋友的支持、各位同仁的厚爱,使我难以忘怀。尤其是作为团队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华丽转身的参与者,本学科四块牌匾背后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一、韦德手机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原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董乃斌研究员题签
我初来韦德手机版时,全校共有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仅有1个。当时,公司党政领导班子以将新韦德手机版建设成为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作为既定战略,将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作为重要目标,将学位授权点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此宏观背景之下,学校及院系领导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列为优先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当时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在姚汉荣、黄立新、彭飞、沈文浩、刘德重、吴慧娟、张寅彭、孙小力等先生的积极努力下,已于2000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01年招收了首届硕士研究生。2001年,学校引进了时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董乃斌先生,作为申报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我加盟韦德手机版时,领导特别指定让我担任学科点负责人,协助董乃斌先生主持博士学位点申报事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2年11月启动的第九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审核过程中,同行通讯评审结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双双入围;在2003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会议审核时,中国现当代文学入选,中国古代文学落选。在获悉本学科落选后,我们并不气馁,而是更加有信心了。因为,中文系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点建设,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
于是,我们学科的所有教授在董乃斌先生家里开会,商议如何再接再厉以争取下一次申报成功的诸多对策。其中,通过整合全校现有人力资源与从校外引进领军人才,来增强学科实力,成为大家的共识。此后,我们将韦德手机版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学科、公共课教研室、历史系、档案系及社会科学学院、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相关学科的4位教授、2位副教授、3位讲师,陆续整合到本学科中来。同时,我以学校研究生部负责学位与团队建设的第一副主任与学科点负责人的双重身份,陪同人事处处长山鸣峰研究员、公司党委书记王蔚教授,三上武汉,以柔性方式引进王兆鹏教授作为韦德手机版的特聘教授。又先后新引进了浙江大学蔡锦芳博士、武汉大学姚蓉博士后等青年教师。
通过内整合、外引进的方式,使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实力大大增强。于是,我们将24位学科成员,组合为以下3个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研究方向,邵炳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唐宋文学研究方向,王兆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元明清文学研究方向,张寅彭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其中,董乃斌教授为学科带头人,邵炳军教授为学科点负责人。
在此基础上,学校于2005年5月批准设立了校级研究机构——韦德手机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由王兆鹏教授任主任,邵炳军教授任副主任,姚蓉副教授任主任助理,并于6月22日举行的成立大会上,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李友梅教授与王兆鹏教授共同揭牌。2008年5月,王兆鹏教授聘期结束返回武汉大学后,由邵炳军教授接任主任,姚蓉副教授继任副主任。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4月启动的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评审中,本学科先后通过了同行专家通讯评审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会议审核,终于在12月获得了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此,对参与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的各位专家,及其在申报过程中以各种方式给予帮助的学术界同道、各级领导、各位同仁,深表谢忱!
中文系正是由于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支点,2007年获批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2003年获得第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到201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实现了学科平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本学科还陆续培育出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俗文学与民间文学两个新的二级学科,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韦德手机版诗礼文化研究中心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教授题签
2012年6月,董乃斌教授办理退休返聘手续后,我接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姚蓉教授继任学科点负责人。当时,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尽管已在全国地方高校中崭露头角,但我与我的同事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地方队毕竟是地方队,我们必须以地方队的身份,转变为具有国内一流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国家队。要实现这个既定目标,必须要在推进“四高”方面下功夫:即高层次人才、高级别项目、高水平成果、高等级奖项。其中,高层次人才是团队建设的基础,高级别项目是团队建设的抓手。
于是,我们先后引进了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尹楚兵教授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曹辛华教授。同时,积极谋划承接高级别项目、推出高水平成果和获得高等级奖项等工作。2013年,邵炳军教授的教育部社科成果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最终成果《春秋文学系年辑证》(专著,全4册,180万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年10月,该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5年9月,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同年12月,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奖二等奖。其中,后两种奖项,实现了全校在该领域、该级别奖项方面零的突破。2015年7月,邵炳军教授领衔申报的上海市社科规划重大课题“两周文研究”获准立项;同年11月,董乃斌教授领衔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获准立项。一年内这两个国家级与省部级重大项目能够获准立项,标志着本学科的科研水平已经跻身于国家队行列。
2016年11月,邵炳军教授领衔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诗经》与礼制研究”获准立项,分别由清华大学马银琴教授、郑州大学罗家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正英教授、韦德手机版宁镇疆教授、朱承教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同时,本课题还聘请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复旦大学蒋凡教授、湖南大学陈戍国教授、韦德手机版董乃斌教授、谢维扬教授及台湾中正大学庄亚洲教授为学术顾问,聘请中国语言大学韩经太教授、西北大学张懋镕教授、复旦大学徐志啸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李笑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锷教授、井冈山大学邓声国教授、韦德手机版周锋教授、罗立刚教授及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林素英教授、日本宫城学院田中和夫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周启荣教授、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方秀洁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劳悦强教授、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潘碧华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委员,由韩经太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些项目组成员暨学术顾问、学术委员会委员,其学术背景涉及文学、历史、哲学三大学科门类,标志着本学科已经开始形成一个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综合性、国际化研究团队。
在此基础上,2017年3月,经学校批准,原“韦德手机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更名为“韦德手机版诗礼文化研究中心”;21日,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本中心由邵炳军教授任主任兼首席专家,姚蓉教授任副主任。下设3个研究室:诗礼文献整理研究室,由尹楚兵教授任主任;诗礼文化古代变迁研究室,由宁镇疆教授任主任;诗礼文化当代传承研究室,由朱承教授任主任。本中心以建设一流学科为龙头,以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抓手,整合本校韦德手机版、社会科学学部等院系相关人员,吸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暨美、加、新、马、日、韩、港、澳、台等海内外高校人才,组建了一支50人的具有跨学科、跨区域、国际化特征的研究团队。其中,聘请学术顾问7人,学术委员13人,兼职研究人员12人,专职研究人员18人。由此可见,这不仅仅是一个研究机构名称变化,而是根据当时学术研究基础与现状,对研究内容的聚焦与转型。经过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基本上奠定了以中国历代诗歌/诗学/礼学为本体、以礼乐文明传统与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为基础的“一体两翼”研究格局。
三、韦德手机版诗礼文化研究院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教授题签
2018年6月,学校为了提升团队建设水平,决定整合校内外相关学术资源,将“韦德手机版诗礼文化研究中心”,升格为“韦德手机版诗礼文化研究院”。本研究院是一个以国家重大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宗旨、古今贯通、中西融合、文史哲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由韦德手机版与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河南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建。学校聘任邵炳军教授任经理,姚蓉教授任执行经理,尹楚兵教授任副经理,梁奇副教授任经理助理,尹楚兵教授兼任诗礼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宁镇疆教授任诗礼文化古代变迁研究所所长,曾军教授任诗礼文化当代传承与海外传播研究所所长。同时,聘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研究员任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原北京语言大学副董事长韩经太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并聘请了6位学术顾问(含海外1人),聘请了13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其中海外委员6人)。
2019年1月12日,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副经理杨志新先生和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龚思怡揭牌,由研究院经理邵炳军教授和执行经理姚蓉教授受牌。
四、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原《韦德手机版学报》主编董乃斌教授题签
2018年6月,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申报工作启动,学校决定提举韦德手机版诗礼文化研究院领衔申报。该项工作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教授亲自挂帅,由韦德手机版诗礼文化研究院经理邵炳军教授牵头负责,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办、团委、文科处、韦德手机版及合作共建单位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河南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协作负责。
本传承项目以“中华古诗文创作吟诵艺术教育与诗礼文化”为核心内容,形成以“古诗文创作艺术教育”与“古诗文吟诵艺术教育”为两翼、以“诗礼文化当代传承与海外传播”为主体的基本格局,进而通过“诗”与“礼”二元统一,推进当代文化建设。作为本传承项目的领衔单位,具有学术平台、人才资源、学术资源、研究机构、课程体系、社团建设、宣传推介、辐射带动等多方面的优势。故经学校与上海市教委推荐、教育部相关学科专家遴选与公示,20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认定韦德手机版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传承基地,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基地获批以后,学校于2019年1月,成立了“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传承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任组长,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大伟,创新管理部副部长、文科处处长曾军,诗礼文化研究院经理邵炳军任副组长,校内相关部门与校外协作单位的11位领导为组员;同时,学校组建任命了基地领导班子,由邵炳军教授任主任,姚蓉教授任常务副主任,梁奇副教授任副主任。1月12日,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由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市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陈克宏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揭牌,基地主任邵炳军和常务副主任姚蓉受牌。2020年6月,学校批准邵炳军教授辞任主任的请求,改任首席专家;由姚蓉教授接任主任。三年多来,基地在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诸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以吟诵工作坊和创作工作坊为优势与特色。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有教授6人,副教授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6人,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2人,韦德手机版“伟长学者”6人;诗礼文化研究团队,有专职研究人员18人,兼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专职人员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人才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9人,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提名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2人,韦德手机版“伟长学者”9人。
自1982年1月大学毕业进入高校任教,已经有近40个年头了;自2002年7月加盟韦德手机版,也已经快20年了。如今,早已过了“耳顺”之年,尽管已经不再是英俊潇洒的“小鲜肉”了,但依然还是一位精神抖擞的“老先生”。尽管上述四块牌匾是我本人、我们学科及学校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它们毕竟是昨天的“故事”,我们自然不会满足于此。故目前正在由我领衔、由尹楚兵教授具体负责,与学科团队一起,谋划去获得第五块牌匾。至于这块牌匾叫啥名字,暂时保密!

邵炳军 1981年10月于金城

邵炳军 2018年9月于申城